原创 我们一共进口了4艘航母,性能各有千秋,为何最终选择了辽宁舰?

详细介绍

航母在二战时期就开始大显身手,成为海上霸王,当时的美国就有147艘, 英国有96艘, 日本也有25艘之多,但是直到上世纪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国在航母制造方面还是一片空白。
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,甚至很多环境下,甚至可以决定战争胜负。
原创 我们一共进口了4艘航母,性能各有千秋,为何最终选择了辽宁舰?(图1)
作为拥有1.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国,海防任务艰巨,没有航母是不可想象的。
可是在八十年代,制造航母对我们来说,是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,经过了非常艰难的历程。
60年代,铁人王进喜有句名言:"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"。
所谓的创造条件,在航母领域,就是购买别国的退役军舰,拿来仔细研究,从零开始,将我国几代人的航母梦变为现实。
因为改革开放那么多年,我国国力蒸蒸日上,已经具备了制造航母的基础能力,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。
这个东风,也是拿别国的退役航母做研究,让我们的工程师从中了解航母的基本构造。
原创 我们一共进口了4艘航母,性能各有千秋,为何最终选择了辽宁舰?(图2)
在此背景下,我国科学工作者和专家,开始留心各国航母动态,并且从各个渠道收集这方面的资料,为打造我军的一艘航母奠定基础。
第一艘航母墨尔本号,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国的。
墨尔本号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,排水量14000吨,满载排水量20000吨,它原来的主人是英国,到了1949年易手,被卖给了澳大利亚,1956年5月14日成为澳大利亚舰队旗舰。
但是墨尔本号换了主人之后,似乎很不开心,“脾气”也越来越不好,变得暴躁异常。
从服役到退役一共27年的时间,就多次发脾气,出了五次事故,其中两次把天捅了个窟窿:一次是撞沉自己的战舰,造成80多人死亡;一次是跟美军"伊文思"号驱逐舰亲密接触,造成70多人丧生。
原创 我们一共进口了4艘航母,性能各有千秋,为何最终选择了辽宁舰?(图3)
对于澳大利亚来说,墨尔本号显然是一个到处惹祸,却总是长不大的熊孩子、一个丧门星,就像事故车一样讨人嫌。
1984年墨尔本号卖给中国联合拆船公司,一听卖的地方就知道是当废品卖的,因为上面的东西被拆干净了,就剩下一个空壳。
1985年5月21日,墨尔本号被牵引进广州黄埔船厂。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,我们不是收废品的,就是要研究它的主体结构的。
墨尔本号到达中国后,海军部门派出相关科研小组,开始对它进行琢磨,从里到外仔细"打量",取得了有关数据。
然后就没有然后了,只剩下空壳的墨尔本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开始被拆解,它不但不吉利,而且年岁太大,没有利用价值了。
1993年,第二艘航母基辅号登场,成为我国航母制造的铺路石。基辅号航空母舰跟墨尔本号也是一艘退役航母,服役几十年,卖给我国的时候,也只剩下空壳。
最主要的是舰体陈旧 ,没有改装价值。
所以在2003年9月,基辅号在天津被改造成了主题娱乐公园。2012年1月1日,被天津一家公司改造为航母酒店,可见它真的没有了改装必要。
原创 我们一共进口了4艘航母,性能各有千秋,为何最终选择了辽宁舰?(图4)
明斯克号跟基辅号一样,都是退役航母,舰体陈旧,武器和电子设备被拆卸一空,当成废铁被卖给韩国的一家拆船公司,转卖到了我国。这艘航母还不如基辅号,几经辗转,连商用资格也没有,可见改建航母确实不够格。
原创 我们一共进口了4艘航母,性能各有千秋,为何最终选择了辽宁舰?(图5)
这三艘航母充其量只起到了对我国专家的启蒙左右,给他们建造航母,在框架上提供了一个基本参考。
1999年的时候,乌克兰日子拮据,不得忍痛割爱,将瓦良格号出售。
为什么说忍痛割爱,那是因为这艘航母和上述三艘航母不一样,不是报废航母,而是一艘新建的、没有完工的航母,已经完成了70%。如果说上述三艘是三座老旧危房,瓦良格号却是一座新崭崭的烂尾楼,经过努力可以把它建成为一座高楼大厦。
原创 我们一共进口了4艘航母,性能各有千秋,为何最终选择了辽宁舰?(图6)
瓦良格号虽然完工率仅有六成,但是它的舰体是新的,动力系统是完整的,乌克兰还索性将苏 33 舰载机的原型机,一股脑卖给了中国。而最后干脆又把瓦良格号的图纸送给了我国,反正他们留着也没用,当废纸卖不过几块钱,何不落个顺水人情?
这让省了我们好大力气,把辽宁舰稍作改装,就可以具备起飞固定翼舰载机的能力。
原创 我们一共进口了4艘航母,性能各有千秋,为何最终选择了辽宁舰?(图7)
而且瓦良格号有改装余地,经过改装后,可以采用标准的弹射模式起飞舰载机,明斯克号和基辅号并不能具备这种改装潜力,所以它们只能退出历史舞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【加入收藏】 收藏数:   作者:小编